西安附一兒童醫院!【官網】
孩子抽動癥做什么檢查,兒童抽動癥(抽動障礙)的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與客觀檢查,以排除器質性疾病并明確病因。以下為針對兒童抽動癥的詳細檢查項目及意義解析,幫助家長理解診療流程:
一、基礎檢查:排除軀體疾病
神經系統查體
目的:評估是否存在共濟失調、肌張力異常、病理反射等神經系統陽性體征。
重點觀察:眨眼、聳鼻、清嗓等動作是否為自主控制,是否存在伴隨不自主發聲或穢語。
異常提示:若出現運動遲緩、肌力下降或腦膜刺激征,需警惕腦炎、腦腫瘤等器質性疾病。
血常規、生化及免疫指標
檢測內容:血常規(感染篩查)、肝腎功能(藥物代謝評估)、抗鏈球菌溶血素O(ASO,排查鏈球菌感染相關)、免疫球蛋白及自身抗體(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)。
臨床意義:ASO升高可能提示鏈球菌感染后免疫反應(如PANDAS綜合征),需針對性抗感染治療。
腦電圖(EEG)
檢測方法:常規清醒腦電圖+睡眠期監測,必要時行24小時動態腦電圖。
結果分析:
正常:多數抽動癥患兒EEG無特異性改變,需結合臨床診斷。
異常:若出現彌漫性慢波、局灶性棘慢波,需鑒別癲癇發作(如肌陣攣癲癇)。
優勢:無創、經濟,可動態觀察腦電活動。
二、專科評估:明確抽動類型與嚴重程度
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(YGTSS)
評估內容:抽動類型(運動/發聲)、頻率、強度、復雜性及對生活的影響。
評分標準:總分0-100分,25分以下為輕度,26-50分為中度,≥51分為重度。
應用價值:量化病情嚴重程度,指導治療決策(如是否啟動藥物治療)。
共患病篩查
常見共患病:
注意缺陷多動障礙(ADHD):通過Conners父母癥狀問卷、SNAP-IV量表評估。
強迫障礙(OCD):采用兒童耶魯-布朗強迫量表(CY-BOCS)篩查。
情緒障礙:通過兒童抑郁量表(CDI)、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表(SCARED)評估。
臨床意義:共患病可加重抽動癥狀,需聯合心理行為干預或藥物治療。
三、影像學檢查:排除腦部結構性病變
頭顱磁共振成像(MRI)
適應癥:
抽動癥狀進展迅速或出現認知功能下降。
合并頭痛、嘔吐、視力障礙等顱內壓增高表現。
重點觀察:基底節區、丘腦、額葉皮質等部位是否存在占位、梗死或脫髓鞘病變。
優勢:高分辨率,可發現微小病變(如結節性硬化癥的皮質結節)。
功能影像學(必要時)
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(SPECT):評估局部腦血流灌注,輔助鑒別抽動癥與局灶性癲癇。
磁共振波譜分析(MRS):檢測腦內代謝物濃度,如N-乙酰天冬氨酸(NAA)降低可能提示神經元損傷。
四、心理評估與家庭干預指導
心理行為評估
工具:兒童行為量表(CBCL)、艾森克兒童人格問卷(EPQ)。
目標:識別焦慮、抑郁等情緒問題,評估家庭教養方式對癥狀的影響。
干預建議:
認知行為療法(CBT):通過暴露與反應預防(ERP)減少抽動相關焦慮。
家長培訓:學習正向強化、忽視策略,避免過度關注加重癥狀。
家庭環境評估
內容:家庭沖突頻率、親子溝通模式、父母心理狀態。
干預重點:改善家庭氛圍,減少壓力源,必要時對父母進行心理疏導。
五、特殊情況下的進一步檢查
代謝性疾病篩查
適用人群:早發型抽動(<3歲)、發育遲緩或家族史陽性者。
項目:血氨、乳酸、串聯質譜分析(氨基酸、有機酸代謝病)、基因檢測(如SLC6A3基因突變導致的多巴胺轉運體缺乏癥)。
藥源性抽動排查
常見誘因: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(如氟哌啶醇)、中樞興奮劑(如哌甲酯)。
處理原則:逐步減停可疑藥物,必要時換用其他治療方案。
總結:抽動癥檢查的邏輯與意義
診斷分層:
確診抽動癥:依賴臨床表現+YGTSS評估,EEG、MRI排除其他疾病。
鑒別診斷:需與癲癇、舞蹈病、肌張力障礙等區分(見下表)。
疾病癥狀特點EEG表現MRI表現
抽動癥刻板、可短暫抑制正常或非特異性慢波正常
癲癇刻板、不可抑制、意識障礙癇性放電可能異常
舞蹈病不自主、無目的、快速運動正常基底節區病變
治療決策依據:
輕度抽動:心理行為干預為主。
中重度抽動或共患病:藥物治療(如硫必利、阿立哌唑)+心理干預。
家長行動建議:
選擇具備兒童神經專科的醫院就診,避免盲目用藥。
記錄抽動發作視頻(30秒以上),幫助醫生判斷癥狀特點。
定期隨訪(每3-6個月),動態評估病情變化。
孩子抽動癥做什么檢查,通過系統檢查與多學科協作,約80%的抽動癥患兒可獲得有效控制,早期干預對改善預后至關重要。
擅長: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自閉癥、語言發育遲緩、小兒癲癇、矮小...
擅長:對兒科常見病、急危重癥及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尤其對皮膚...
擅長:自閉癥、發育遲緩、精神發育遲滯(智力低下)、語言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多動癥...
本站信息僅供參考_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| 本站如有轉載貨引用文章設計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陜ICP備2023001737號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