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附一兒童醫院!【官網】

    您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抽動癥 > 多動癥和抽動癥有什么癥狀

    多動癥和抽動癥有什么癥狀

    2025-7-4瀏覽11

    多動癥和抽動癥有什么癥狀,多動癥(注意缺陷多動障礙,ADHD)和抽動癥(抽動障礙,TD)是兩種常見的兒童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,二者癥狀差異顯著,但部分患兒可能同時存在共病情況。以下是具體癥狀對比及核心特征分析:

    一、多動癥(ADHD)的核心癥狀

    1. 注意力缺陷

    表現:

    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,易被外界干擾(如窗外聲音、他人走動)。

    經常遺漏細節,作業或任務中頻繁出現粗心錯誤。

    難以按指令完成任務,常半途而廢或拖延。

    丟三落四,頻繁丟失學習用品、玩具等物品。

    典型場景:

    上課時頻繁走神,老師提問時答非所問。

    寫作業時頻繁起身喝水、上廁所,無法持續專注。

    2. 多動與沖動

    多動表現:

    無法安靜坐著,小動作不斷(如抖腿、轉筆、玩手指)。

    在需要安靜的場合(如課堂、圖書館)過度跑動或攀爬。

    難以參與需要靜坐的活動(如拼圖、閱讀)。

    沖動表現:

    未經思考即行動,常打斷他人對話或搶答問題。

    難以等待輪流,在游戲中頻繁違反規則。

    情緒波動大,易因小事發脾氣或崩潰。

    典型場景:

    排隊時頻繁推擠他人,無法耐心等待。

    與同伴玩耍時因爭搶玩具發生沖突。

    二、抽動癥(TD)的核心癥狀

    1. 運動性抽動

    簡單運動抽動:

    快速、重復、無目的的動作,如眨眼、聳肩、搖頭、皺眉、咧嘴、扭鼻、聳肩、甩手、跺腳等。

    癥狀可能短暫消失,但會反復出現。

    復雜運動抽動:

    協調性更強的動作組合,如跳躍、旋轉、觸摸他人或物體、模仿他人動作等。

    部分患兒可能出現“自我傷害”行為(如反復咬唇、揪頭發)。

    典型場景:

    寫作業時頻繁甩手,導致字跡潦草。

    與人交談時突然扭動脖子,影響社交互動。

    2. 發聲性抽動

    簡單發聲抽動:

    無意義的音節或聲音,如清嗓子、咳嗽、哼唱、吸鼻、尖叫、動物叫聲等。

    復雜發聲抽動:

    重復語言或穢語(如重復他人話語、突然說出不禮貌詞匯)。

    部分患兒可能伴隨“穢語癥”(Tourette綜合征的典型表現)。

    典型場景:

    課堂上頻繁清嗓子,被老師誤認為故意搗亂。

    緊張時突然尖叫,引發周圍人側目。

    3. 癥狀波動性與情境依賴性

    波動性:抽動癥狀可能因情緒、疲勞、壓力等因素加重或減輕。例如,考試前癥狀可能更明顯,放松時癥狀減輕。

    情境依賴性:部分患兒在特定場合(如學校、公共場所)癥狀加重,在家中或熟悉環境中癥狀緩解。

    三、多動癥與抽動癥的核心區別

    特征多動癥(ADHD)抽動癥(TD)

    核心表現注意力缺陷、多動、沖動不自主抽動(運動/發聲)

    癥狀可控性患兒可能意識到問題,但難以自我控制抽動行為通常無意識,難以主動抑制

    情緒關聯情緒波動大,易因挫折發脾氣情緒緊張時癥狀加重,但無直接情緒表達

    共病情況約50%患兒合并學習障礙、焦慮癥等約30%-50%患兒合并ADHD、強迫癥等

    四、家長觀察建議

    多動癥:

    記錄孩子在不同場景(如學習、游戲、社交)中的注意力持續時間。

    觀察孩子是否頻繁因沖動行為導致沖突或意外傷害。

    抽動癥:

    記錄抽動出現的頻率、部位及是否伴隨發聲。

    注意癥狀是否因壓力、疲勞或特定活動(如寫作業、看電視)加重。

    多動癥和抽動癥有什么癥狀,若孩子出現上述癥狀且持續超過6個月,影響日常生活或學習,建議及時就醫。兒科醫生或兒童心理科專家可通過詳細評估(如行為量表、腦電圖檢查)確診,并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案(如行為訓練、藥物治療、家庭支持等)。

    查看更多+科室醫生

    孫三俠 / 副主任醫師

    擅長: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自閉癥、語言發育遲緩、小兒癲癇、矮小...

    劉翠珍 / 副主任醫師

    擅長:對兒科常見病、急危重癥及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尤其對皮膚...

    徐建華 / 主任醫師

    擅長:自閉癥、發育遲緩、精神發育遲滯(智力低下)、語言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多動癥...

  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_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| 本站如有轉載貨引用文章設計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 陜ICP備2023001737號-4